儿科感染潮尚处于高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成年人混合感染又突然来袭。
中疾控:可能面临多种呼吸道
传染病共同流行的风险
此前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新版《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其中明确指出,今冬明春我国可能会面临流感等多种呼吸道传染病交互或共同流行的风险。
全国多家医院门急诊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前来就诊的大多是发烧、咳嗽的患者。除了仍在流行的支原体肺炎感染,流感病例也在不断增加。
秋季以来,支原体肺炎感染引发了一波流行高峰,呼吸道系统症状在多地呈多发态势。随着气温下降,免疫力较差的人群可能还会感染病毒,出现多种呼吸道疾病叠加的风险。
不同呼吸道疾病有哪些症状?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方式传播,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感染后主要症状为发烧、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喉咙痛、咳嗽和咳痰等。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飞沫方式传播。感染后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为主,咳嗽较为剧烈,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等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在每年秋冬季高发,学校等人群聚集地是高发场所。诺如病毒感染的常见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以腹泻居多,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
如何预防?
呼吸道感染,与个人接触到何种病原体、自身的免疫状况等有相关性。不同病原体感染的患者近距离接触,会增加混合感染的风险。因此,做好个人防护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01 重点人群
对于年老、体弱、有基础疾病的重点人群要尤其注意防护,若无禁忌证,建议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新冠疫苗。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患流感后死亡风险增高。
02 非重点人群
做好自身身体锻炼,增强免疫力,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第二,流感高发期少去人群聚集场所,戴好口罩。第三,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避免过度疲劳。做好室内外环境消毒,用一些无毒、无味、无刺激、保护呼吸道的消毒产品。